央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 2020年度央廣網母嬰峰會在京舉行。本次母嬰峰會以“乘風破浪,共育未來”為主題,匯聚母嬰行業權威專家、學者,知名企業代表、行業資深從業者、優秀早幼教教師等,共話母嬰行業發展,獻策新時代母嬰創新融合之路。
央廣網有幸請到了育智教育研究院榮華進行專訪。

主持人:各位央廣網友大家好,這里是2020年央廣網母嬰峰會的直播間,我是主持人小喆。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育智教育研究院榮華,榮老師,你好,首先請您和我們的網友打個招呼。
榮華:央廣網的網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廣州育智教育的榮華老師。
主持人:歡迎老師今天做客我們節目,首先我們要恭喜您榮獲“2020年度影響力兒童教育人物”的獎項,接下來想請您和我們分享一下是怎樣的一個機遇讓您從事了教育行業?
榮華:我想我同許多從事教育行業的老師們初衷是一樣的,因為我們自己也有孩子,通常我們都會從關注自己孩子的教育開始,不斷學習親子教育的相關知識,學著學著我們就進入到這個行業,從原來對個體的關注到對整個教育行業的關注了。這個是觸動我們投身于教育行業的動力。在我十多年的教育從業生涯中,我始終很感恩我的學生給了我們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需要不斷提升和學習,在陪伴和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所過的每一天讓我回憶起來都覺得非常有意義。因為我一次又一次見證了學生們通過我的一點點用心和努力就得到了進步。到今年我進入教育培訓行業已有10余年,未來我也會在教育行業里與同行們一起努力奮斗。
主持人:感謝您的分享,都說父母和孩子的談話是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發育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或者說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建立一種關系,請您和我們分享一下。
榮華:我想對于這個話題,孩子年齡段偏大一些的家長都認為自己有方法,有技巧,現在也有很多方法去訓練孩子的大腦,也有很多課程會教家長怎么開發孩子的大腦,但面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能很多家長就覺得多給孩子聽音樂,多給孩子念兒歌就可以開發,殊不知這些“學科”的內容在最開始會起反作用,最初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恰恰是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互動才能促進大腦的快速發育,所以在0-3歲這個階段,我更建議家長朋友在同孩子進行互動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到眼神的交流,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他被全然地關注,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幫助孩子建立了最初的安全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大腦的會快速的分泌一些物質,促進大腦神元的整合,使大腦發育越來越好。
第二點就是家長在孩子大一點可以用簡單的語言進行交流的時候,要多傾聽,傾聽孩子說的內容,再根據內容選擇我們如何去引導他,去跟他互動。如果沒有傾聽,家長就會陷入控制和以自己為中心的養育模式中,孩子長大后就會不自信,被動,遇到問題更多的是逃避和回避。
第三點建立親子關系時,我認為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但是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遠離。如果說用這句話進行倒推,父母跟孩子的關系里面,父母逐漸會有一個不斷的去推動孩子向前發展,把孩子從家庭里往外推的過程,他要去接觸朋友,他要去學校,他要去學習,他要去工作,所以孩子上了小學之后家長就要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覺得最好的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就是適當遠離的關系,但不是隔離和斷絕的關系。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的分享,您從事教育多年有哪些比較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
榮華:印象深刻的是在教育的從業生涯里,我會碰到一些孩子厭學的或是孩子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父母對此束手無策或者很焦慮,也特別苦惱,我就會跟父母一起想辦法,找到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我會發現當家長更了解孩子,更懂孩子的時候,親子關系不僅得到了改善,孩子回歸學習的這件事也顯得順理成章。在那段時間我都會跟孩子近距離地相處一段時間,無論是陪伴他,或者是讓他去表達他的情緒,還是說他在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實際的困難,我都愿意去幫助他,去看到他,去傾聽他,這樣同時也給家長們打了一個板,讓他們看到除了責怪、埋怨、無助之外,還是有方法去解決這一矛盾的。所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覺得特別自豪,經過我們的調整、干預以及同家長一起的努力,孩子對學校有一個明顯的行為變化,這個是我認為在教育生涯里面,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
主持人:2021年即將到來了,接下來就想請您和我們分享一下在新的一年里您有哪些規劃和展望呢?
榮華:今天獲得這個獎項,一方面非常自豪,另外一方面我也覺得肩上的這份責任非常的重,我現在所處的是托育的行業,0~3歲是一個嬰幼兒大腦快速發育的階段,也是人格形成的一個關鍵階段,也是他對世界建立良好認知的一個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中,我在想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去幫助0~3歲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家庭如何去理解孩子,包括孩子的大腦發育要遵循哪種的規律,他的行為背后有哪些心理需求。我如何不斷的去同孩子、父母一起工作,對他們有一些幫助,這是我2021年重點關注的問題,我認為0~3歲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階段,而且在大的環境下政府的特別支持,以及一些90后的家長的需求,所以我覺得在這方面能為他們做一些工作,產生一些影響,哪怕數量不多,我都會覺得對于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份榮耀。未來我也希望在此方面能多一些學習,包括我也會把我的專業知識貢獻給我們的家長們和社會。
主持人:再次感謝榮老師在百忙之中做客我們節目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的分享,謝謝您。今天節目就到這了,感謝您的收看,再見。